把“根”留住
作者:李相民 时间:2014-01-02 浏览量:4391--------谈谈语文教改中的“不变”
只要涉及到"教改",语文这方天地必将是"前沿",注定是"必争之地"。因为“语文”的实用性太强了,谁都懂,好像谁都能教。因此,这块阵地遭受“狂轰滥炸”是必然的。作为这块阵地上的一名战士,今天,我不谈“变”,只谈那块我们必须“捍卫”的堡垒――语文教学中的“不变”。
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奠基石,容易被忽视,但是谁都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表现为两点: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体现在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人文性体现在语文同时还必须负责撑起一大片“德育的天空”。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①是按题材来分单元的,如以“爱”“非正义战争”“成长”“亲情”等(侧重人文性);②以体裁来分,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等(侧重工具性)。这样编排很显然融入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能说,能写,能看;人文性指向道德层面。但是工具性是“主”,人文性是“次”。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两篇课文:《邓稼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分别是杨振宁和丁肇中,两位都是美籍华裔,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都是在国内受完基础教育(上完大学本科)去美国的。看了他们的的文章,不容得我们不浩叹:怎么研究自然科学的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他们的国学基础这么雄厚!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他们是在国内接受的语文教育!
是的,语文课堂不管怎么“变”,我们要永远把持它的“工具性”―――听、说、读、写。“听”,我们不应该把它简单地理解成是用耳朵来接受,其实更应该是用心去体会。“听”是一个接收的过程,它包括平时的耳闻目见,囊括所有的阅读。“听”和“读”在这一个层面上说,是同一层次的。“读”与“听”当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读”包括有声朗读和无声浏览。“有声朗读”的最高体现不光光是字正腔圆,更要“读出感情”。这实际上是“鉴赏能力”的外延表现。“说”和“写”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共性是“说”和“写”是语文工具性中的最直接的表现,属于“输出”。“说”和“写”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表达主体的意愿与情感。“说”的最高境界是“舌辩江山”“舌战群儒”,“写”的桃源胜地是“激扬文字”。所以,不管语文课改怎样高歌猛进,永远要记得“工具性”是重心。否则,难免滑倒。
语文真正的魅力不在它的“工具性”,而是它的“人文性”。“读一部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说得更精辟“读书足以傅彩,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傅彩”和“长才”是属于工具性的。“怡情”是属于“人文”的。读到“黛玉葬花”“关羽败走”有人伤心落泪,读到“悟空闹天宫”“智深闹野猪林”,有人笑盈眉梢。这就是文学,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能引起共鸣!“共鸣”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是语文“人文性”的最好体现,润物可以无声!杨修被曹操所杀,是咎由自取?还是曹操妒贤嫉能?读者各取所需。读完课文,赶快施以少量而及时的“德育”:做人不能恃才放旷,要内敛!做人要坦诚,要懂得宽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就如同给自家阳台的花施肥,不要太多,多了难免“渍死”,要及时,要适量。
工具性,人文性。右腿,左腿。再美的舞姿,也离不开它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