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ns 时间:2013-06-12 浏览量:2901

惠市教德〔201325 

关于印发《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现将《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指导意见                            

                           惠州市教育局

                           201366件:

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

指导意见 

一、深刻理解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学校德育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

各校和广大教师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树立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树立科学的育人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不断深化对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认识,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有面广量大的特点。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占有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二是有切实的时间保证。学科教学有固定的课程、稳定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三是有丰富的知识载体。文化知识是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根基,以知识为载体的德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四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符合道德形成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内涵。教书与育人是辩证统一整体,是教师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条件,育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教书,教育工作也失去了社会功能。只教书不育人,就没有完全履行教师的基本职责。

(四)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倡导全面的质量观,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根本不是教学成绩,而是学生生动活泼、协调健康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三维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成长与发展。新课程的重点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重视师生双方的体验与互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落实三维目标具体体现,也是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整合的具体体现。

二、充分认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标任务

(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和传统,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历程,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祖国的发展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八)促进青少年素质提升和健康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努力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劳动意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正确把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九)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是坚持有意原则。牢固树立在每一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渗透德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中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确立本学科德育目标体系,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科目标具体明确,课时目标落实到位。

二要坚持有序原则。根据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与完整性,对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德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德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要坚持有机原则。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知识与德育有机融合,避免牵强附会。

四要坚持示范原则。教师是课堂中德育的渗透者,也是学生道德学习的生动教材。教师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成为道德的楷模,学生自觉学习的榜样。

(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要紧扣学科教材。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切忌生拉硬扯,相互脱节。

二要结合学科特点。把握本学科性质,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德育的生动性。不能把学科渗透德育与思品课、班会课混为一谈。

三要寻求结合佳点。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十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是在课堂讲授、教学活动中渗透。各科教学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既要弄清把握教材的知识内涵,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各科教学时,要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二是在课堂训练、作业试题中渗透。各科教师在选编课内外作业、练习和试卷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要注意思想性的呈现方式,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三是在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要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在课堂教学的管理过程中渗透。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并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影响教育学生,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风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四、切实加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管理机制

(十二)管理部门要出台配套的保障性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高度重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导,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并把其落实情况列入到对学校的考核、检查和督导的内容中,确保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教研部门要研究制定《学科渗透德育课堂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完整的学科渗透德育目标任务体系。组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有效发挥听课、评课活动的导向作用,推动和促进学科德育的贯彻和落实。要定期开展学科渗透德育的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交流经验,改进方法。在其他各类优质课评选、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中,均要把学科渗透德育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十三)学校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学校要把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中,通过必要的措施来规范和保障其实施;学校要把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纳入到教师年终考核之中,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在教师思想意识中增强凡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使教师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掌握尺度、做到适度。要在教学目标要求中明确规定各学科、各年级德育要求的任务,使学科渗透德育做到层次化、系列化。要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科渗透德育课题研究,经常组织学科渗透德育公开课,研讨课和示范课活动。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检查,加强听课、评课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定期总结学科渗透德育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学科渗透德育的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渗透德育中的作用。要为建立良好的学科渗透德育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的学科渗透德育的各项活动,提供必需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

(十四)教师要提高学科渗透德育的自觉性

教师是做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关键,各学科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自觉按照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深刻挖掘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各学科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育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自觉行为,积极改进教学行为,努力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学科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良好的治学态度和师德风范,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渗透德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惠州市中小学学科渗透德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权重

得分

理念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体现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能围绕“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

 

目标

坚持以学科渗透德育的思想为指导进行备课,有明确的德育目标。

10

 

内容

合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点,从教材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10

 

过程

学科渗透德育体现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10

 

方法

有机、有序、有度地寓德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相融合。

10

 

氛围

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师生交流自然通畅,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10

 

学生

学生有良好的听课、发言、练习、交流、思考的习惯,能较好的遵守课堂规范。

10

 

行为

教学行为规范合理,体现学生主体性,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10

 

仪态

教师仪表端庄,举止文雅,教态真诚、亲切,体现示范性。

10

 

效果

课堂积极有序,实施学科渗透德育效果好。

10

 

本课简评

 

合计

 

在线咨询
在线QQ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感谢您的关注!

个人微信

扫一扫
了解更多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