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有效接受的手段
作者:陈胜寿 时间:2014-01-03 浏览量:4291(一)激发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
学生的自身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也很必要的。所以,针对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加强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培养,是值得我们予以重视的。
1.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以路易·拉斯思(Louise·Raths)、霍华德·柯申鲍姆(Howard·Kirschenbaum)、梅里尔·哈明(Merrill·Harmin)和悉尼·西蒙(Sidneyb·Simon)为代表的的价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理论作为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所带来的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混乱和学校价值观教育工作困难作出反应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认为,价值观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由于每一个个体具有不同的经验,因此,他们就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由于大部分人把价值观看成是源于个人的经验,所以相应的我们认为不同的经验应该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任何一个人的价值观势必随其经验的积累和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一个人在其认知或经验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那么他(她)的价值观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是静止的,那么他(她)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是静止的。人的价值观是随着其阅历的丰富、经验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与成熟起来的。”[1]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因此,教师应以中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要为前提,引导他们实现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同时进步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中学生积极进取,不断求新求变的需要,才能有效抵消中学生因缺乏价值观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问题。
(1)激发学生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中学生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对提升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积极明朗地态度和较高的期望。第一,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价值观教育理论知识针对性的解决现实社会发生的实际问题,把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第二,当中学生在价值观教育的学习上取得进步,具有自我正确的主观能动意识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以表扬、嘉奖和肯定,以进一步促进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以及尽情表现自己的信心。第三,在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中学生观察和挖掘自身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地评价和肯定,让中学生获得被肯定的经验体会,从而把教师的赞许和肯定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更深刻、更彻底地激发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理论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接受活动中,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绝不应该是消极被动的,而应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是否具有认知和接受外部信息的要求和愿望或者说接受的程度如何;另一方面,接受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来自外部的信息,而是对其进行一定的选择和重组,可能全部吸收、可能吸收一部分,排斥一部分、也可能全部排斥。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求同的倾向,即乐于接受与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一致的信息或人,不自觉的排斥与自身特点不一致的信息,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当代社会,人们对价值观教育具有越来越多的不同观点、见解和需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高层次需求,聚焦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矛盾,充分体现鲜明、现实的时代特色,调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找准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与中学生之间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到理想,达到理想的和谐融合境界。
2.引导学生的内在导向
“当一个人的精神出现危机时,它就会有无穷的烦恼,他就会有一种被放逐的感觉,他就会发现自己生存的危机。”所以,“他不断需要找到更新的办法来解决生存中的矛盾……而这种需要就是他的精神动力的来源,也是他的各种感情以及焦虑的源泉。”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中学生自身为解决当前矛盾或适应社会生存而产生的内在导向(教育)机制,也是很好的接受课堂内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措施。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他们开始把自身变成教育的对象,同时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构成了主体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的显著特点。
首先,要实现中学生的内在自我导向就必须解决自我认识问题。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表明,主体对自身的认识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人只有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和中介,通过不断的丰富阅历和广泛交际,才能发现和认识自己;其次,作为学生应站在理性的角度审视自身的各种感性需要,通过把握理性和感性的对立与统一,最终实现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的驾驭。我们教师应当注重引导中学生加强理性自我的设计与建设,帮助其强化理智意识对自我思想和行为的控制,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自我驾驭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会对同一个客观事物做出不同的解读,从而造成对这一客观事物做出不同的判断,只有树立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更好的形成更健全、更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氛围。
3.重视学生的内在加工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高峰阶段,他们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活力,他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自我,以满足强烈求知欲与好奇心。青少年是社会生活变化的敏锐者,他们在发现新生事物,追求个性的同时也会以他们的特有的思想、观点和生活方式,以他们自身的生活理念来进一步关注和理解这个社会,通过加工和丰富对它们提出别样的注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必须经过自我教育这一关键环节,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外在环境的影响以外,作为主体的中学生,其自我反省与主动更正与改进也是影响其形成必不可缺的环节。只要教师在日常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能关注学生的内在加工机制,一般来说,中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的知识积累、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论,以不断丰富生活阅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可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美、感受美和体验美,并能自觉地对,有目的性地对社会百态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体验和判断、评价;可以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仰;可以用理性、健康的态度抵御社会其它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用健康的思想和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从而完成其科学价值观的建构和形成。
4.关注学生的认知和需求
(1)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教育的正确价值
中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片面认识导致接受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和真谛所在,只有面对现实障碍才能化解障碍。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是指其对每个个体及社会整体发展的一种潜在作用,是价值观教育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因此,要正确分析和评价价值观教育,中学生需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全面思考。
首先,教师应在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含义及个体价值。价值观教育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个体人格的塑造;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个体精神动力的激发等几个方面。总体来说,价值观教育的个体价值就是实现和促进个体全面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从中学生的生存、发展与需要等方面出发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个体价值对其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还要引导中学生能够正视且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社会价值也越加彰显出来。因此,在中学实际的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使中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价值;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重要经济价值;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对文化进行传播、渗透和创造的重要文化价值等等。
(2)重视学生的需要
作为价值观教育接受主体的中学生,只有在感受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自身内在驱动力和需要相契合时,才能使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更高一些。如果学校的价值观教育适应中学生的内在需要,就会引起他们的接受兴趣;如果课堂的价值观教育与中学生的现实或潜在需要有很大差距,那么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将会是麻木的、消极的,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3]所以,如果不尊重或不注意对中学生内在驱动力和需求的研究,针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就很难得以实现。总的来说,只有正确把握了中学生普遍的需要,然后有效的将他们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有效相结合,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
(二)强化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合理性
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课程的功能应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形成;教育内容不再是知识的“仓库”,而应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指南和载体。我们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更是激发学生综合探究的平台。因此,强化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首先,除了基本的教材教学外,教师可根据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当代中学生特征的变化,及时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形成能被中学生广泛接受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充实自己,转变教学方式,善于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开放的思想和精神来教育和激励中学生。[4]具体来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应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为核心,运用科学发展观,将涉及到公民教育、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价值观教育作为广泛性教育的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特征。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选取的价值观教育内容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育贴近社会的现实性要求,并且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形式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是很难被中学生所接受的,所以教师在价值观内容的选取上,应尽量选取中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教育,也只有注意到社会的变化和中学生的现实需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
2.展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论魅力
长期以来,针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文献条式化的理论研究阶段,缺乏实践。价值观教育内容要被广泛学习和接受,必须以广阔而复杂的社会进行研究为基础,这样才具有灵动性。在现阶段,中学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要积极推进理论内容的创新,以展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论魅力。
首先,要展示价值观教育理论来源的理论魅力。众所周知,价值观教育理论来源于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在现实之中的具体表现之一。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的,充满活力的科学体系,并不是凭空遐想、乏味呆板的教条主义。”因此,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社会性的,开放的、发展的、兼容并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理论体系。
其次,展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论魅力。在现代社会,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论魅力主要突出体现在内容的时代感,能够切入社会发展的主题,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并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目前中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的变化,及时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体现出价值观理论体系的独特魅力。
3.突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在绝大多数中学思想政治课中,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总是泛泛而谈,这也是其接受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突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是排除接受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要充分尊重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中学生的思想和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丰富性,教师要随时关注、研究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行为表现特征等,然后选取符合他们当下状况的教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注意到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社会经历,其接受能力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个体运用不同的理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除了符合中学生自身特点外,教师在价值观教育内容时应注意紧紧围绕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等所展开,不能回避现实问题,不能回避当代中学生对现代社会迫切了解和关注的希望和激情。
最后,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丰富,针对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家庭、交友、心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来点、线、面的多层次、宽角度展开。只有这样,价值观教育内容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强化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俗话说: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往往是教师只管一味讲,学生基本一直听,教师讲得腻,学生听着烦,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效果不甚理想。如何达到“高效、优质”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需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增强价值观教育方法的人文关怀内涵
“人文关怀” 与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人格、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息息相关,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人文关怀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为基础,体现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人文关怀作用于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上,体现在不仅要考虑在社会占据主导观念的知识信息的传输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教育对象即中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生活状况等。教师应从激励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价值观教育方法,将人文关怀思想贯穿于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始终,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关怀与尊重,以消除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中价值观教育的抵触。
2.创新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的方法
双向互动的教育方法是指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结合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与教育对象共同研究、探讨等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方式。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争取多采用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方法,才能防止和化解教育对象的接受问题。在双向互动的教育方法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其显著特征,因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互动讨论研究,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也才能产生更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总的来说,在我们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提高学生参与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对价值观教育信息的有效反馈,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或教学内容补充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化解中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各种接受问题。
3.分析接受主体的接受度
接受度体现出接受主体即学生对一项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它重点强调的是接受程度和水平的不同。一般来说,人们对于价值观念的接受程度有三个层次,分别是:认同、相信和坚信;相对于接受,与它对立的不接受也有程度的不同,例如:漠然、无知、反感等。研究接受主体的接受度,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过程,能帮助教师促成学生由不接受到接受的转变。因此,在分析中学生的接受度和接受心理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不接受心理也进行可行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接受主体的接受度心理特征,从而使我们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四)强化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
如果价值观教育仅仅始终停留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灌输和记忆阶段,学生对其始终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无所适从的,这样的价值观教育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切身体验,才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师所传递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形成自身独有的、确定的对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另外,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中学生才能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自身对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摆明和端正自己的接受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价值观教育的每一条理论和观点最终都需要在社会实践运行中得以形成和巩固,所以只有在开放的、动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活动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
1.教学设计应具有实践性
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教学设计应充分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现状,综合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和哲学理论的观点,阐述寓于现实生活的价值观的真谛,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紧密联合起来。这样依托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学科所突出的课程板块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宜采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社会世间百态、群众百姓生活等,给学生提供较丰富的动态知识信息,使教学既贴近学生,又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进而帮助学生在端正人生态度,理性思维的同时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其次,要重视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和共同交流的重要性,防止过去“空对空”的现象,突出体现师生探究的活动主题和内容,预留学生参与课堂价值观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共同完成对价值观教育的系统学习。
2.教学的实施应具有实践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活动化、实践化,因为教学活动并不单纯指课堂内简单的知识灌输或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辩论等活动,也不单纯指简单的课外活动。现代教学在本质上来说,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从活动的主体来说,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是两者的有效沟通和融合;从活动的空间来说,既有课堂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从活动的形式来说,既有外显的行为动作,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应力求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实践活动,参加内容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感受生活领域应有学科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的内在需要。
针对目前中学实际,作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学科——思想政治课,以其政治内涵来说,应该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其他实践形式的探索,把实践引入政治课教育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动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
3.教学实践性的开放性
在强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实践性同时,我们还要主张和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充满民主和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深刻感受到知识和价值观方面的良好熏陶,才能让中学生进一步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总的来说,教学应注重资料呈现的开放性、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问题解答途径的开放性与合作探究性。对同一个问题或观点,中学生如果能从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解答,体现出不同维度的认识,则基本能说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开放性特征。这样,学生才不会被太多的“唯一”、“标准”所束缚,才能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对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
[1] L.Rashs,M.Harmin,S.Simon:Values and Teaching.P.26
[2]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3
[3] 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6
[4]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3
[5] 魏国栋 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