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课堂设计的几点认识
作者:吴洁云 时间:2014-07-11 浏览量:4103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学习内容:今天一大早,我们便乘车来到了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一中。上午,听孙超群副校长的初中地理《太阳和月亮》观摩课以及惠州市河南岸中学赵森森老师的《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交流课;中午听孙超群副校长的讲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谈谈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与评价》。
学习总结:今天让我收获很多的是孙超群副校长的讲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谈谈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与评价》。孙超群老师的讲座,语言幽默风趣,很是吸引人,里面有些内容对我触动很大,我对他的一些观点很有认同感。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教学本来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客观地说,我们既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要留给老师自我反思的时间。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探索知识的海洋。
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过程远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课堂教学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更不在于向学生进行多大程度的规章约束。而是促进学生快乐而幸福地成长和发展,使他们感悟到获取知识的过程远比简单接受知识要快乐和幸福得多。所以,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是过程的取向;我们更要重视课堂的学习过程,让课堂成为探索知识的欢乐的海洋。
三、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辨。我们的课堂教学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课堂问题设计应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原则。课堂提问要求指向明确,要有针对性;要求层次清晰,具有全面性;要求深度恰当,体现创新性;要求时机适宜,注重问题的生成性。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所提问题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少向学生提出“是什么?”、“是不是?”等之类的没有深度的低级问题。
四、“你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怀疑吗?”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通过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删除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旧知识来逐渐积累和发展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知识体系是开放的,是依靠研究成果来建立、充实和完善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即某些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现成的科学理论来验证一些新生事物。科学研究是科学知识的来源,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探索、论证、求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需要这种精神!
甲午年五月 于浙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