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对小组合作的几点认识

作者:陈波 时间:2014-01-03 浏览量:4449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活力。小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效率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使命,合作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学会合作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能力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都有重大意义。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一个班级中,总是有些学生喜欢思考,有些较不愿意动力脑的,而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小组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要优化组合,科学组建小组合作平台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8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4名、学困生2名组成,小组成员两两互为学习对子,让他们主动竞争、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小组间的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然后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可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小小书法家”、“小小新闻官”、“小小主持人”……等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在小组中角色位置及责任意识。而小组角色在后面的学习中不定期的互换,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参与学习交流中,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要设计合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但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就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小组学习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这样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地图的阅读》时,学生容易分不清楚比例尺对地图内容的影响,就可以让学生对比课本22页的图1.31《中国地图》和图1.32《北京市地图》,讨论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的大小和要表示的内容的详略的关系,通过参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

而针对一些学生普遍较难理解的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把问题的发现、解决、应用的过程进行展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过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要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注重合作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间,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顺利地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它还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各个方面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营造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氛围;让学生从心底深处萌发一种想和同学交流,想和老师切磋,更想把我的观点和你说一说的愿望。如教学《等高线地形图》时,就让学生直接到学校的沙池里实际演练。让不同的学习小组合作堆出各种不同的地形部位,然后分别展示、介绍他们的成果,同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沙堆上现场解决。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合作,让人人参于动手、动脑、动口交流,在这种融洽的合作氛围中,学生的合作欲望应运而生,人人都做得很认真。学生在合作中既有满足又有愉悦,有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


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多样的,多样的形式既是为学生提供了合作的环境,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又使得每位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取长补短”,对学生而言,这种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突出,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在合作汇报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人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

五、积极总结评价,激发合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地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最快等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像在我们学校来说,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用成长银行的分数来体现,学生的每一次讨论、每一次的主动回答问题、每一次的主动质疑、每一次的展示、每一次小组进步都会有记录,然后每周班会课上会进行成长银行的评比,看看哪些同学课堂表现最好,哪些同学课堂表现最积极的,这样就在学生中、在小组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协调的环境,而且还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还能较好的满足学生的交流和表现欲望,使他们在交流中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在表现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快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增强学习的效率。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重视,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可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刘红武,2004,“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教之初》

3、王新员;;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张琼;浅谈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N];江苏教育报;2010年

[关闭]


在线咨询
在线QQ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感谢您的关注!

个人微信

扫一扫
了解更多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