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制作”初探与实践

作者:王俊燕 时间:2014-07-11 浏览量:397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更加应该提倡对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们物理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将这种培养的触角伸到课外。根据物理这门课以实验为基础、强调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的特点,我们更加注重课外学生的一些小制作活动,让课内的小课堂和课外的大课堂有效的联系起来。小制作活动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虽然最终不一定能做的很好,但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认真的思考了,钻研了,冥思苦想了,已然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又因为自己的亲身参与,所以兴趣一直很浓,并把这浓厚的兴趣从课外带到了课内,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结合本校近一年来推广物理小制作之后取得的实效,及实践经验积累得出物理课外小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对物理教学、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平时的做法和体会。

一、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物理小制作活动分为三部分,活动过程如下::

1.制作指导课

(1)以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些科技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当场制作一个简易的作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以七八年级学生自愿为原则,自己报名参加,再根据第二课堂学生报名人数进行分组,每组4个人左右。并选好小组长,负责分工及收拾工具等,

(3)组织学生选择制作项目,搜集材料和工具并做好相应制作的准备。

2.开展制作活动(户内户外均可)

制作材料要在开学初针对制作计划提前准备好,考虑到学生课业繁重,因此制作活动安排在周二及周四的第八节课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各个小组进行独立制作,在保持公平竞争及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技术、原理方面的支持。有些难度较大的制作,若没有及时完成,也可以放到课外时间去完成。

制作完成后,由教师邀请其他物理老师一起进行评比,评出相应奖项。并且根据学校情况,申请举办科技制作作品展及物理游园活动。

3.活动心得体会分享

此次第二课堂活动,重在让学生体验物理之美,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每次作品完成之后,由学生来讲解制作的原理,材料及其原理等,因此在锻炼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分享会上,教师做第二课堂活动的总结,并且勉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热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并逐渐形成以真理指导实践的生活风格,以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学习观。

二、制作项目:

自制简易喷雾器

自制潜水艇

自动上升的试管

自制电子小天平

自制观察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仪器

自制神奇万花筒

自制指南针

简易筛选种子

电磁继电器

自制手电筒

自制太阳灶(光学)新能源

自制电动机

自制电磁铁

自制自动给水器

自制不倒翁

自制光学魔镜

自制地震报警器

、、、、、、

三、体会

通过物理小制作的操作,在满足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拆拆装装,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动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使学过的知识得到更深的巩固。真正认识到光学、力学、电磁学的奥妙所在,学生还可以利用它们的有关知识、原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研制出更多、更好、更先进的东西。通过物理小制作的操作,深入的了解里面的内容,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在学习中多做实验,它能使学生体会到动手的重要性,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更直观、深刻地记下来。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通过物理小制作的小实验,自己亲手做了,得到了亲身体验。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实验来学理论,不但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还拓宽了知识面,真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物理小制作能激发学生地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关闭]

在线咨询
在线QQ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感谢您的关注!

个人微信

扫一扫
了解更多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