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上海90后最讨厌“见死不救”
作者:ns 时间:2010-09-04 浏览量:2774近日,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发布《走近“90后”——上海市青少年情感调查》。该调查于去年11月下旬随机抽取上海2425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均为1990~1999年间出生的小学生和中学生。
调查显示,沪上“90后”青少年生活总体是快乐的。在0~10分的快乐度评分中,“90后”在家里的快乐度为7.8,在学校的快乐度为7.6,在社区的快乐度为7.2,其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上网时”,快乐度达到8.0。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在不同生活场所中的快乐感变化趋势不同。总体来看,学校快乐感随年级升高逐渐下降,上网快乐感随年级升高整体逐渐上升。尤其在初一到初二阶段,家庭快乐感、学校快乐感和社区快乐感都迅速下降。
调查显示,“90后”体验到的压力处于中等强度水平,主要来自学业上。在0~10分压力分值中,取得5.8206的平均值,高于人际交往压力和身高、外貌等生理压力。其中,女生的学习压力和生理压力均超过男生,男生只在人际交往方面压力比女生大。
另外,学习压力的增长趋势最为明显,且一路攀升,尤其是在预备班、初三和高三这几个关键节点。调查显示,随着年级升高,“90后”用来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睡眠也在逐步减少,从五年级的9个小时减少到高三的不足6个半小时。其中,预备班的作业时间突然增长,甚至超过了初一阶段,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90后”压力突变期提前至了小升初阶段。
调查显示,“90后”绝大多数对父母非常关心。其中最关心的是父母的身体状况(94.1%);其次,对父母间的关系、父母的工作、父母的心理,选择非常关心和较为关心的分别占86%、73.5%和73.2%。调查认为,“90后”不仅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还较为重视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融洽,主动感知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并且在意父母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和心理变化。
此外,“90后”还较为重视同学友谊,“与班上的同学相处愉快”这一陈述,选择非常符合和较为符合的高达94%以上。调查发现,认为同学关系基本和谐和有时和谐的人数占总数的98%左右。
调查表明,“90后”最讨厌的社会现象,其中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见死不救(34.2%)、吸毒贩毒(31.4%)和贪污腐败(27.6%)。这说明,“90后”并非道德意识淡漠、物质至上、拜金主义,他们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重视健康,讲诚信、守规矩。
此外,“90后”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69.8%的人在奏国歌、升国旗时会产生神圣感觉;对世博会能在上海召开,81.2%的人内心感到很自豪。对闯红灯、乱扔垃圾、破坏校园公共设施、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和乘车不给孕妇或老人让座等不文明言行,“90后”选择“非常生气”和“有点生气”的在七成以上。(记者龚瑜)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