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作者:王展森 时间:2010-04-16 浏览量:1881

----南山学校校长王展森致读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读者: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老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老人家的质问却回响于天地,发人深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钱老的质问更有振聋发聩之感。我们将如何办学,将如何对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成长负责,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是全体家长、全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光是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基础教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已满足不了家长及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如今有些家长不惜重金,且面临“安全”等问题让孩子漂洋过海,求学异国他乡,“留学生”小龄化日益凸显。然而,其结果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这难道是学术上出国深造的需要吗?

何为“教育”?“教”是使人从善,“育”是使人成长。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说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多年来在中国一直喊得响亮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的“素质教育”。

“德、智、体、美、劳”的定义需要重新审视和认识,他们是相互渗透的。且说智育,现在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智育就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哪些学校的分数高,就是智育好,哪些同学的分数高就是智商高。当然,分数和智力之间确有联系,但并非绝对,智育岂能单独理解是制造“高分机器”?真正的智育是让学生变得更聪明的教育,学生更需要的是发现方法、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学习能力,再经过反复强化、练习而达到养成良好学习、思维习惯的教育过程。我们应该把学生的分数看成学生学习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寻求方法—验证求真—反复练习—形成能力和思维习惯的过程。没有这个学习的过程仅仅是传授知识、经验,算不上真正的智育。

教育涵盖诸多方面,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品尝发现——求证后的喜悦、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天真丰富的感情等需要我们去珍视和保护;孩子做事专注、不达目的不罢休、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品质更需要我们去肯定和赞扬;孩子心中向善、向真、向美的种子应该得到我们精心的呵护和浇灌,让真、善、美的阳光充满孩子的心灵,让仁、礼、信的高尚占领孩子的思想。这些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去完成。

作为一个校长,也许我没有能力改变中国教育现状,但我和我的同事们还能“思考”和“呼吁”。我能坚持我的并被家长及社会认可的教育主张与思想,尽我所能做一些事情。

在我校的网站“留言板”开设了“钱学森之问”专栏(http://www.hznsxx.com/feedback/feedback_show.aspx?pid=49&id=339),请热心读者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共同破解“钱学森之问”这一艰深命题。

此致

敬礼!

南山学校校长:王展森

2010年4月1日






在线咨询
在线QQ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感谢您的关注!

个人微信

扫一扫
了解更多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