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学困生帮扶计划

作者:周秋华 时间:2015-11-30 浏览量:4052

一、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成功的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学有所用,能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在鼓励少数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大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初步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一些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帮扶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该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容易走神,不能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同时这些学生许多都有逆反的心理,不大愿意接受老师与学生的意见和批评。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平常的观察,了解到这些学生的这些具体情况。

三、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树立信心,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不能让他们感觉老师冷落了他们,要给他们信心。教师要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多做、多思。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与纠正,不能一味的批评,要有耐心和信心。对待学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要采用说理教育的方式,用真诚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自觉接受。

4.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学生,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再说同辈群体之间也更有助于沟通交流,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5、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放慢些,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一定时间以内,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至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就历史而言,教师应尽量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历史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6、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帮助学生改变历史是副科这样的观念,树立“读史使人明智”这样的态度,认真学历史,了解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

7.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次测评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几次的成绩进行比较,没有进步的进行合适的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等,以示鼓励。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亲自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希望通过上述帮扶措施,经过我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使学生日有进步,学有所获。

[关闭]


在线咨询
在线QQ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感谢您的关注!

个人微信

扫一扫
了解更多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