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教学的若干思考
作者:周秋华 时间:2013-12-20 浏览量:4609本学期我校推行“1213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通过一学期的探索,我对历史课的教学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现在的历史课不好教。本来,历史的内容包括史料和史论两部分,初中阶段当以记忆基本的史料为主,学生记住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就行了,可这样却应对不了现在的考试。
历史课还难在现在的课本编得简单,根本形不成系统,它只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组合。比如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只编了北伐战争一课。就课本内容来说,第一个问题“国民党一大形成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不易说清楚。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非得把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屡次失败和中共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的背景说清楚,可按课时计划又没时间把它说清楚。但起码也应把当时中国存在的两个政权和三股政治势力和当时中国北洋军阀分裂割据的状况说清楚,这样才能把北伐战争的交战双方说清楚。由此看来,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内容简化了,但理解的难度却增加了。理解历史事件不从具体的背景看,不从相关事件的前后联系看,是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的。可考试时偏偏要求学生来评价,这不是故意难为人吗?老师没办法,就把以往考过的历史题拿来让学生抄答案。
我觉得上好历史课应把知识性、情感性和思辨性结合起来。
就知识性来说,应强调基本史料的记忆。记忆历史史实,我主张用宏观上系统化,微观上数字化的方法。宏观上系统化就是掌握课本的目录,记住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后排列顺序。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才便于把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去分析思考。微观上数字化就是把一个历史问题分解为几个要点去记忆,基本的要点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比如黄埔军校,就可以分解为时间、地点、领导人、历史作用这四个要点来记。当然还可以提出一个思辨性的问题,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说明了什么。
历史本来是血肉丰满的,生动有趣的,但我们的初中课本却把它省略成了一副干巴巴的骨架,补充一些鲜活的历史细节可以增强趣味性。比如提到吴佩孚,就应该简单介绍几句,他可是个厉害角色,是文武兼备的一代儒将,甚至可以讲几句他提拔许世友的故事,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用来反衬叶挺独立团的英勇善战,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就是悲欢离合、生死歌哭、充满了情感性的生动画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这样做应有节制的,像炒菜放佐料一样不可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影响对基本知识的记忆,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
历史教学的思辨性主要体现在对史论的处理上。比如洋务运动的评价,其中有一句“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学生对“地主阶级”这个词可能不理解,如能把它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相比照,学生就理解了。现在的考试也多以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为主,比如材料分析题。为什么以材料分析的形式出现,而不以问答题或论述题的形式出现?我想这里有四点用意:一,增加难度,现在的命题和过去的命题形式不一样了,打个比方,过去是给了你一种药,问它能治什么病,现在是给了你一个病人,问它应用什么药。难度增加了。二,用材料考查相关的课本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课本上哪些知识相关联,进而做出正确的解答。三,是为了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史料的能力。比如今年考了个评价裕仁天皇。这个人物在课本里没出现,但我们只要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四,材料也是对课本内容的必要补充,因为单靠课本内容,这些问题是没法作答的,所以有时材料本身的相关语句就是问题的答案。
尽管在想方设法的应对现在考卷上的思辨性问题,但我还是不赞成这样考。一个初中生,他能有多高的理解能力呢,老让他思辩,把历史给幻化、甚至妖魔化了,也许命题者也是处于考试选拔需要的无奈。唉,都是考试惹得祸啊!但是,不应试行吗?饭碗没了。看,我们的老师多难啊!
总之,把记忆性、情感性、思辨性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兴趣,并较好的应对现在的思辨性考题。